您現在的位置::首頁 > 資訊管理 > 廠商要聞 > 銷售亮點
當人們處于一個照明用光環境時,似乎并不能明顯感覺閃爍,事實上,除了警告類閃爍標記或者燈具故障,人們對于頻閃的概念并無太多直觀感受。觀察轉動的風扇葉片時,會發現葉片有時“靜止”,有時“轉動”,行駛的汽車輪胎也會有這種現象,這些都可以解釋為光源頻閃帶來的視覺暫留現象。
頻閃造成原因:光源頻閃實質上就是光源發出的光隨著時間呈現出一定頻率、周期的變化,在不同亮度、顏色之間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。燈具的驅動如果沒有合適的電子電路,比如鎮流器、驅動或電源,光源就會產生頻閃,輸出光通量波動越大,頻閃越嚴重。
產生頻閃的技術機理,既有供電電源的因素,也有電光源技術性能因素以及照明設計不合理的因素等等。對于很多照明燈具來說,光源工作電流必然隨著輸入電壓的波動而波動,直接導致光輸出的波動產生頻閃。
頻閃危害:1.光敏性癲癇或閃爍光誘導的癲癇:2.頻閃造成的視覺暫留效應3.頭痛、偏頭痛、惡心、視覺紊亂等生理問題4.用眼疲勞、視力下降
頻閃判定標準
IEEE于2013年4月發布IEEEPAR1789:2013《Draft Risk Assessment-Potential health effects of flicker from LED lighting》。中對頻閃的判定標準如下圖示,圖中無影響區域用綠色表示,低風險區域用橙色表示:
低風險和不可察覺到的影響水平的閃巧頻率和波動深度函數關系
文件對無頻閃判定準則為:
(1)頻率低于9Hz,不可覺察波動深度限值為0.288%;
(2)頻率在9-3120Hz范圍內,不可覺察波動深度限值為:頻率×0.032%;
(3)頻率大于3120Hz,認為完全無頻閃,免除考核。
如何減小頻閃
分析頻閃產生的原因,可以發現減輕頻閃的關鍵在于電光源技術與驅動技術。如LED在恒定、無震蕩的直流源驅動下,可達到無頻閃的效果。市場上的驅動產品還需考慮驅動成本、尺寸、可靠性、效率等因素,制造商與行業*也嘗試找到一個人們可以接受的頻閃程度。
版權與免責聲明
爆品推薦
網友推薦新聞: